四链指
全面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
创新链成果转化
资金链有效支持
人才链精准供给
包括海信半导体、丘钛、银科启瑞、
路维光电在内的
14个高能级项目在会上签约
从春天出发
厦门“链”上发力,加速向“新”
2025厦门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产业
“四链融合”项目对接会
昨日举行
福建省光电行业协会秘书长、厦门市光电行业协会副会长马承柏应邀出席本次会议。
活动以“四链聚势 芯屏共振”为主题
吸引300多位嘉宾齐聚一堂

这是我市首场“四链融合”主题大会,参会者有企业家、专家院士,也有金融机构、智库代表等,通过搭建交流平台,释放“全面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、创新链成果转化、资金链有效支持、人才链精准供给”的信号,强化聚力产业项目攻坚的鲜明导向,为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动能。
包括海信半导体、丘钛、银科启瑞、路维光电在内的14个高能级项目在会上签约,总金额128.7亿元。这些项目技术含量高,聚焦强链、补链、延链,对增强我市新型显示产业、集成电路产业韧性,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具有积极意义。
01
四链融合筑生态
这是一个集中展示我市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产业“四链融合”成果的重要窗口。
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产业,既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,也是我市优势特色产业。在厦门“4+4+6”现代化产业体系中,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产业作为电子信息支柱产业,对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。目前,厦门市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年产业规模近1200亿元,集聚上下游关联企业超2000家。 作为国家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唯一试点城市,厦门已形成主流显示技术全覆盖的布局,拥有全球最大的触控模组研发生产基地,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六,集聚天马微电子、友达光电、宸鸿科技、电气硝子等领军企业,形成以面板制造为核心,带动上游设备、材料、器件和下游终端应用融合发展的完整产业链条。
02
汇聚智慧话发展
这是一场汇聚多方力量、激荡智慧火花的交流盛会。嘉宾们围绕如何促进“四链融合”,谈感想、提建议、话期盼。
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、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,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中肩负着重要使命。厦门大学依托嘉庚创新实验室、厦门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等,携手天马微电子、三安光电等企业,探索“校企共创”的模式,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,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良性互动。 科技创新离不开“金融活水”的精准浇灌。作为国内领先的金融机构,中金资本累计在厦落地基金规模约1000亿元。中金公司福建地区业务联席负责人、中金启元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安垣表示,近年来,国产集成电路厂商技术迭代步伐加速,AMOLED、Mini/Micro LED等新型显示下游应用发展迅猛,这当中涌现出了绝佳的投资机会。“我们将陪伴厦门本土创新型企业成长,全力支持厦门科创产业发展。”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,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创新,往往能带动一整条产业链的发展。厦门瀚天天成是国内首家实现碳化硅外延晶片商业化量产的企业,也是全球碳化硅外延晶片销售市场的头部企业。公司董事长赵建辉说,“一代材料催生一代产业”,碳化硅半导体作为推动电力系统革新的关键材料,应用场景广阔,期待携手各方在厦门打造碳化硅半导体产业链。
赛迪研究院院长张立建议,厦门可围绕6G通信、新一代人工智能、智能汽车等三大应用领域,升级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产业,实现“软硬结合、芯屏联动”;聚焦先进技术创新体系,打造创新平台;通过鼓励引导基金撬动“资本池”、鼓励融资租赁等举措盘活资金链;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夯实人才链。
03
共绘蓝图启新程
这是一个项目精准对接的平台。14个项目在会上“牵手”厦门,共绘发展新蓝图。其中有9个项目落户火炬高新区,涉及光芯片、元器件、掩膜版等产业链关键环节。
来自山东烟台的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——显华科技,将落地厦门火炬高新区建设液晶及半导体材料产线。显华科技董事长丰佩川介绍说,公司是天马微电子的供应商,“我们期待落地厦门后,能够为天马等显示企业提供就近配套。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推动显示材料的国产化,并加强新技术的研发。”
路维光电计划总投资20亿元,在火炬高新区打造“厦门路维光电高世代高精度光掩膜版生产基地”,主要生产第8.6代及以下AMOLED等平板显示高精度光掩膜版产品。作为平板显示、半导体等行业生产制造过程中重要的核心材料,光掩膜版直接决定显示产品的性能与品质。路维光电董事长、总裁杜武兵表示,路维光电将依托厦门基地,深化与上下游伙伴的合作,加速国产高端光掩膜版的创新突破。
龙头企业牵引,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落地,这样的例子在厦门并不鲜见。据天马微电子执行副总裁王磊介绍,天马与火炬高新区管委会联合成立了“天马产业链工作专班”,推动康宁、汇精、显华科技、路维光电等多家企业落户厦门。同时,天马着力提升本地配套率,与弘信、微亚、鑫联信等上百家厦门本土企业合作,共建产业生态。